发表时间: 2025-01-24 19:29
王宝合,来自中国杂技之乡吴桥,是缩骨功最后一代传人。
更让人意外的是,有传闻说他曾用3个小球表演,赚走了李嘉诚4个亿,甚至还被澳门赌场拉入黑名单。
那么,这位老人到底有啥本领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央视网、燕赵都市报】(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944年,王宝合出生于河北沧州吴桥县杨家寺乡乜庄村。
吴桥是中国有名的杂技之乡,这里除了很多的杂技人才,王宝合家也不例外。
他的曾祖父王玉林,当年在北京天桥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天桥八大怪”之一,靠着一手出神入化的“缩骨术”,走南闯北,风光无限。
他的父亲也毫不逊色,不管是“缩骨术”“中翻”“水流星”,还是“三仙归洞”“深喉纫针术”,他都样样精通。
当然,能拥有这些本事,还得从小努力才是。王宝合从小就过的不轻松,两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家里的担子更重了。
家里没人,5岁的他只能跟着家人,到北京天桥卖艺讨生活。那个时候的北京天桥,全是高手,要是没有真本事,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没有办法,王宝合从5岁开始,就开始学习杂技。在祖父王玉林的教导下,他开始学缩骨功。
缩骨功可不是闹着玩的,它需要先运气把五脏六腑下沉,再赶紧勒紧裤腰带,防止挤压内脏,然后让关节自己脱落。
这就意味着,王宝合需要反复把全身关节脱臼后,再接回去。我还记得小时候意外脱臼一次,疼的都会哇哇大哭,他这样反复得多疼。
但是,王宝合就算疼的满头大汗,也从来没喊一身疼,就这样刻苦的训练,冬天手脚全是冻疮也没停止。
凭着对杂技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他花了整整七年时间,练成了缩骨功。
接着,他又练成了深喉纫针术。这门技艺需要把针含在嘴里,再靠控制肌肉把针纫上线,稍微不小心,就会被钢针扎伤。
他嘴里经常是伤痕累累,可他从来没怕过,默默忍着伤痛,继续琢磨怎么把技艺练得更精。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宝合的人生迎来了转机。他靠着以前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的苦练,攒下了好几个精彩节目,在杂技圈里慢慢有了名气。
1951年,他回到了家乡吴桥,开始自己拉班子演出。之后的两年间,他经常跟着父亲到朝鲜战场和胜地延安慰问演出。
那时候的战场条件很差,战士们因为战争疲惫不堪,王宝合的表演,让他们心里有一丝慰藉,他们又重新积攒了力量。
1958年,王宝合又加入了吴桥马戏团,成为一名正式的杂技演员。从那以后,他跟着马戏团全国各地的演出。
在他30多岁的时候,父亲把家族绝技“三仙归洞”传给了王宝合。
很多人都瞧不上这个技艺,觉得就是个小技法,都不愿意学。但王宝合不这么想,他明白不管是什么技艺,只要愿意用心钻研,就一定有特别之处。
于是,他没日没夜地苦练,不停地琢磨技巧,靠着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悟性,终于练成了让人拍案叫绝的“鬼手神功”。
后来,他靠着这门绝技,一个人跑到东南亚和欧美十多个国家去演出。
在国外的舞台上,他的表演让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惊得合不拢嘴,掌声和欢呼声一直没断过。
1992年,他给省慰问团表演“三仙归洞”,那高超的技艺,把现场观众都看呆了,从此他就名声大噪。
1999年,王宝合受邀,到香港九龙艺术中心演出。
在那场演出,他将“三仙归洞”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手速非常的快,人眼根本就跟不上,小球在他手里好像是有了生命,在碗之间快速穿梭。
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也被他的技艺折服,夸他是“鬼手”。
李嘉诚的儿子,也去看了这场演出,表演结束后,李嘉诚儿子非常敬佩他,让父亲给吴桥投资了4个亿。
第二天,香港好多媒体都报道了他,一下子,王宝合的名字,就在香江两岸传开了。
没过两年,央视《欢聚一堂》邀请他,表演“三仙归洞”。
为了弄清楚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摄制组专门用三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就算把画面一帧一帧慢慢放,也没人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从那以后,他就被大家尊称为吴桥“江湖八大怪”之首。
之后的四年间,他又接连登上央视《见证》《乡村大世界》《我爱满堂彩》等节目,每次表演都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把中国传统杂技艺术,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除了“三仙归洞”,王宝合的缩骨功和深喉纫针术,也是练的炉火纯青。
他在表演缩骨功的时候,能穿上三岁孩子的衣服,而且系好扣子之后,还能再往衣服里塞三个酒瓶。
整个过程中,他的身体就好像没有骨头一样,能自由伸缩变形,把现场观众惊得目瞪口呆。
2006年,他最后一次当众表演。他拿出七根实实在在的钢针,让观众检查完后,就吞进了肚子里。
接着,他运功把一段线头吸进嘴里,没过一会儿,就从嘴里拉出了穿好线的七根钢针。
但是,王宝合确实时常叹气,因为这两项技艺连起来很辛苦,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的父母都不忍心让孩子受苦,所以一直没人传承。
在传承技艺这件事上,王宝合费尽了心思。他的儿子也是妻子一直不让学,直到他反复的做工作,在17岁那年才开始学。
他先让儿子学了中幡,后来又学了飞刀杂技。
王宝合出远门的时候,王立刚就代替他在“鬼手居”表演,而且“三仙归洞”也演得有模有样。
虽然收徒困难,但王宝合还坚持开门收徒,广纳学员,现在他的后代和徒弟都能独立表演 “三仙归洞”了,这门技艺算是传承下来了。
可缩骨功和穿针引线这两门绝技,还是没人愿意冒险学习,他非常无奈,但也没办法,只能看着这两门技艺,慢慢走向失传。
在王宝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桥杂技的传承人以后,他就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全力推广杂技文化。
他去学校给孩子们表演,看着孩子们眼里闪着好奇和兴奋的光,他就觉得杂技艺术的未来有希望。除此之外,他还去了社区、乡村。
他还利用自己在杂技界的名气,给家乡拉投资,成功引进了现代化文化产业园区,给家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带动了当地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王宝合的年纪大了,但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写一本关于杂技技艺的书。他想把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杂技经验,还有即将失传的技艺写下来,给后人学习,以免彻底失传。
如今虽然他年纪大了,但还是到处跑,积极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舞台上,他都精神饱满,用精彩的表演展示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出了不少力。
他不只是吴桥杂技的代表人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他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他的崇高精神,会永远留在中国杂技的历史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杂技人不断向前。
参考资料:
央视网——谁能看到他出手?
央视网——《见证》 20120204 《绝活世家》 第二集 《鬼手王》
燕赵都市报——吴桥“鬼手”欲挑战魔术师刘谦
免责声明:本账号部分图片和内容,都来自官方媒体或互联网,如果存在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马删除,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部分进行了润色,如有雷同,请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