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04 15:4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下午看到一位茶友留言,字里行间透露着难掩的失望:
“第一次喝白茶,没想到这么让人失望,泡了三冲就没味了!”
隔着屏幕,似乎都能感受到那份愤懑,评论区也引起了一片热议。
有的人说他买的白茶品质不 好,有的人认为白茶本身就不耐泡。
喝了许多年白茶,第一次听说它不耐泡,实在太荒谬。
正常情况下,白茶冲泡十次完全没有问题。
一些高品质的白茶,十几冲之后,茶汤依旧稠滑润口。
随着每一次热水的注入,白茶的香气和滋味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而品茶的乐趣,就在藏在其间。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茶友的白茶如此不耐泡?
一个很大的可能性,白茶的品质有问题。
而白茶品质优劣的判定,受产区、工艺、储存三方面共同影响。
而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学问,今日也就不藏着掖着,一并揭晓。
《2》
平地茶园产出的白茶,不如高山产区的耐泡。
好产区出好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能够培育出内质丰厚的高品质白茶。
关于白茶的品质判定,与产区的“温、光、水、汽、土”五大要素息息相关。
在高山之上,云雾缭绕,阳光透过云层,柔和地照射在茶树上,避免了直射强光带来的强烈刺激。
同时由于气温较低,茶树生长缓慢,使得茶叶中的养分得以充分积累。
因此茶叶内质丰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等有益物质。
加之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合成与积累。
因此高山产区的白茶香气高雅,韵味悠长。
经过沸水的快速冲泡,其内含物质能够持续稳定地析出。
即便是冲泡了七八回,品一口茶汤,依旧能感受到醇厚与甘甜。
相比之下,平地产区由于温度较高,光线过强,生长条件没有高山茶园那么优越。
虽然茶树的生长速度快,但养分的积累相对不够充足。
因此,平地茶园产出的白茶,在耐泡度上,自然难以与高山白茶相媲美。
《3》
制作工艺不精的白茶,难以泡出长久的香气和滋味。
除了产区的影响外,白茶的制作工艺也是决定其冲泡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白茶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仅包括萎凋和烘干两步,但都蕴含着深厚的技巧与奥秘。
萎凋,是白茶制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中的水分逐渐丧失,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的转化,为后续的烘干打下基础。
优质的萎凋工艺,例如日光萎凋,通过阳光下摊晾的方式,快速提升茶叶成熟度,还不至于沤坏茶青。
因此,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了茶叶内的物质和养分。
烘干,则是白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通过低温慢烘,将茶叶中的水分进一步降低至8.5%以下,同时留住深藏的香气与滋味。
这样的烘干方式,既保证了白茶的干燥度,又避免了高温对茶叶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了茶叶的耐泡度。
然而,并非所有的白茶都是如此精心制作。
一些不良茶商为了追求产量和利润,往往采用渥堆和高温烘干等方式加工。
这样的白茶,茶叶表面结构受到破坏,叶脉大量坏死,内含物质也流失严重。
冲泡时,不仅香气和滋味受损,耐泡度也大大降低。
《4》
白茶受潮变质,耐泡度大大减弱。
储存条件是否严谨,影响到白茶的品质,进而决定其耐泡程度。
白茶的储存,需要遵循密封、干燥、阴凉、避光、无异味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白茶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侵扰,保存原有的香气和滋味。
在储存白茶时,通常采用三层密封法。
第一层用铝袋密封,可以隔绝外界空气和光线;再用食品级塑料袋包裹,进一步增强其密封性。
最后,将已有两层防护的白茶,放入五层瓦楞厚纸箱中,离墙离地15厘米以上,避光保存。
层层武装保护下的白茶,能够保持优秀的品质,让内含物质在安全的环境下,得以顺利转化。
倘若在储存过程中存在疏忽,让白茶受潮变质,耐泡度将大打折扣。
受潮后的白茶,含水量上升,更容易发酵出异味,难以释放出持久的香气与滋味。
已经变质的白茶,不仅失去了品鉴价值,还有损健康。
因此,面对存坏了、生出异味的白茶,就不要再饮用了。
《5》
白茶不耐泡,除了品质原因,还有可能是冲泡方式存在问题。
投茶量不足、水温不够、注水点固定、长时间闷泡,都会造成白茶的耐泡度下降。
足量5克干茶投放,使用沸水一边画圈、一边缩小范围注水,并出汤的速度控制在5秒以内。
这样的冲泡手法,白茶内质能够均匀地散发在每一冲茶汤中,自然更耐泡。
因此,关于白茶是否耐泡,不能单方面下定义。
一款品质优越的白茶,在恰当的冲泡手法下,每一冲都蕴含着丰富的层次与韵味。
相反,若茶叶品质不佳,即便增加投茶量,延长浸泡时间,强行逼出其内质。
所能释放的风味也终究有限,口感体验也不尽人意。
面对这样的劣等品,与其耗费心力采取各种途径挽救,不如寻找真正优质的白茶。
轻松一泡,便能回味无穷,才是真正的明智之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