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放钓手记

男子退团背后的故事:跑步遭遇团内争议,引发众怒!

发表时间: 2025-01-24 15:14

男子退团背后的故事:跑步遭遇团内争议,引发众怒!

32岁的程序员小林每天都在代码的世界里忙碌穿梭,为了释放压力、保持健康,小林爱上了跑步。

渐渐地,跑步不仅成为他的锻炼方式,更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林在江边跑步时,看到一群身着统一运动装的人整齐地跑过,他们步伐一致,口号响亮,充满了活力。询问后得知,这是一个名为“滨江跑团”的组织。

小林心想,加入跑团或许能让自己的跑步变得更有趣,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他满心期待地申请加入了跑团

入团后的第一次活动,团长在集合时严肃宣布:“咱们跑团为了保证训练效果和团队形象,每次例跑必须穿着统一的跑团服装,否则不准参加活动。”

小林虽然有些惊讶,不过想着统一着装也能理解,便去购买了跑团服装。

然而,跑团的规矩还不止这一条。让小林难以接受的是,跑团要求成员每个月必须参加至少80%的例跑活动,否则会被公开批评

有一个月,小林因为项目紧急加班,只参加了60%的活动,结果在下次例跑时,团长当着所有人的面点名批评他:“小林,你看看你,加入跑团却不遵守规定,这么不积极,是不是根本不重视我们这个团队?大家都要引以为戒!”小林又羞又恼。

有一段时间,小林为了准备方案忙到深夜,第二天实在起不来,错过了跑团的例跑。结果,他收到了团长的消息:“因为你多次违反团规,按照规定,要缴纳200元罚款,否则将被踢出跑团。”

小林看着这条消息,心中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他回复团长:“在你们这里,跑步成了一种负担。我退出!

退出跑团后,小林感觉轻松不少,他感慨道:“跑步应该是自由的,不应该被那些奇葩的规矩束缚。真正的跑者,心中有自己的方向。”

现在每个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跑团,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些团规也确实“奇葩”,比如下面这些:

1. 强制装备购买

要求成员每月必须在购买指定的跑团装备,否则禁止参加团内活动。理由是统一的装备能提升跑团整体形象,但这背后有什么商业利益,懂的都懂。

2、餐饮消费绑定

规定每次集体活动后,成员必须参加聚餐。若不参加聚餐,需缴纳与聚餐费用等额的“缺席费”。美其名曰促进团队交流,实则让成员为不必要的社交消费买单。

3、苛刻配速要求

无论成员基础如何,每次例跑全程平均配速必须达到特定标准,比如5公里例跑平均配速需在5分30秒/公里以内,否则下次活动要进行额外的加时训练。对于初跑者或体能稍差的成员来说,这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社交垄断

禁止成员加入其他任何跑步团体或与其他跑团成员频繁交流。若发现成员参与其他跑团活动,将被处以警告,多次违反则直接开除。

5、言论管控

在任何社交平台发布与跑团相关内容,哪怕是分享跑步心得和积极感受,都需提前经团长审核通过。否则,会被要求公开道歉并禁止参加活动一周。

6、定期交会费

跑团规定成员每年需缴纳会费,理由是用于购置补给品、组织活动等。但费用的使用明细从不向成员公开,成员们对于自己缴纳的费用去向一无所知。

虽然严格的规定可能出于提高整体纪律性和团队凝聚力的初衷,但管理者应意识到跑步是一项个人体验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运动。

每个人加入跑团的动机各异,规定应考虑到这些差异,让成员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例如,针对集合时间或签到制度,是否可以设立一定的弹性机制,允许并理解偶尔的迟到现象。

跑团的宗旨应以提升成员的体验和快乐为核心目标。管理者在制定任何规定时都应问自己:这些规则是为了团体更加健康地发展,还是仅仅为了自己?

跑团更应成为一个促进跑步爱好者相互激励的社区,而不是限制其自由的枷锁。

你有听过哪些让人不适的跑团要求?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