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2 17:42
2019年, 孙杨因此前的兴奋剂抗检事件,在瑞士蒙特勒出席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听证会。
这场一波三折的听证会结束以后,孙杨母亲向记者哭诉:“我们对兴奋剂非常严谨,孙杨已经十几年没有吃过猪肉了”。
坦白来说,猪肉与兴奋剂挂钩早已不是新闻了,在体育圈猪肉一度被视为运动员的饮食禁忌。
早在2011年的国际比赛日期间,足协高层甚至下令国足全队禁止外食猪肉。
刘翔父亲也曾接受采访说道:“刘翔只有周末回家,但他在家我们几乎都不吃猪肉。“
那么为什么运动员吃完猪肉尿检会呈阳性?
猪肉又是怎么和兴奋剂扯上关系的?
大家好,这里是赛博食录,今天我们又双叒吃猪肉。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期间共有1848例兴奋剂检查。
检测结果显示,共有5例违规,其中4例来自田径项目。在这4例田径违规中,有2例来自美国,检测结果为克伦特罗阳性。
起初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奥委会的重视,毕竟使用兴奋剂已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而那一阵正好流行使用克伦特罗。
啥是克伦特罗?克伦特罗是一种拟肾上腺素类物质,最早是20世纪之初,为了治疗哮喘而诞生的药物。
当克伦特罗脱掉“哮喘药”这件马甲,里面还有一件,上面大写着“雄性类固醇平替”,旁边一行小字标注“服用能使运动员躲避兴奋剂检查”。
原来上个世纪70年代,体育圈流行使用雄性类固醇充当兴奋剂,这种药物通过口服或注射,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来增强肌肉力量。
1975年国际奥委会已将雄性类固醇列入《禁用清单》,但有个bug导致这套检测系统运行受阻。
当时的检测标准是依据比赛后尿液中的残留浓度来判定的,而残留浓度会随着时间代谢而逐渐分解。
如果运动员掌握雄性类固醇的代谢规律,就可以在日常训练服用雄性类固醇,比赛前根据具体药物代谢时间来停止服药。
如此既可以保持药物带来的体能优势又能不被发现。
这个bug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才被修复,此后国际奥委会开始增加赛外检查。
世界多数国家反兴奋剂机构和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也积极响应,摆出阵型对雄性类固醇形成联合绞杀。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乎雄性类固醇的平替——克伦特罗在体育圈异地登陆了。
克伦特罗具有一定的促进蛋白同化作用,使用后可以延缓肌肉组织降解,促进脂肪燃烧,实现增肌减脂的效果。
副作用也不会像雄性类固醇那样,肉眼可见的秃顶、长体毛,等于还额外叠加了一层保密buff,因此受到某些运动员推崇,属于是一药两吃了。
但兴奋剂与反兴奋剂是一对同行同止的死对头,克伦特罗还没嚣张两年又被列入《禁用清单》了。
刚才说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就是早期反克伦特罗的实例。
被BAN掉的克伦特罗再也没能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吗?
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此后20多年里,无论赛内赛外,经常有运动员被检测出克伦特罗阳性。
最离谱的一次是2011年墨西哥U17足球世界杯19支队伍里的109名球员都被检测出克伦特罗阳性,占抽查球员的52.4%。
经过反复排查,才发现这些运动员不是都主动服用克伦特罗,而是误食了异地登陆养殖圈的克伦特罗。
于是,一药三吃的克伦特罗终于脱掉了它最后一层马甲,露出了那个我们熟悉的名字——瘦肉精。
瘦肉精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物质,凡是能抑制动物脂肪生成、增加瘦肉率的物质都统称为瘦肉精,而克伦特罗则是瘦肉精里的一代目。
我们前面刚说过克伦特罗有一定减脂增肌的效果,这个效果不仅对人,对猪牛羊同样有效。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氰胺公司曾向食品药物管理局提交了一份“新型动物药剂申请”。
阐述在实验中他们发现如果给动物喂养治疗剂量5-10倍的盐酸克伦特罗,可以使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提高10%-15%,骨骼肌脂肪降低8%-15%。
不过这项申请最终并没有得到批准,或许是考虑到肌肉震颤、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头痛、心悸等副作用。
但是听到风声的美国养殖户,在利益驱使下,竟偷偷将盐酸克伦特罗放置进动物饲料里。
猪牛羊鸡鸭鱼无一幸免,猪饲料更是重灾区,因为论肥肉率,猪猪在禽畜界遥遥领先。
值得一说的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正规机构批准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动物促生长。
它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只凭着提高瘦肉率和生产效率的特性就一传二、二传三、三传万,在全球养殖业里广泛使用。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还是用猪猪来举例,为什么放在饲料里的瘦肉精,又出现在人类体内了呢?
首先是在养殖过程中猪猪被投喂了大剂量的克伦特罗来增肌降脂,按照3mg/kg的日粮标准连续喂养猪猪,28天以后猪背最长肌面积增加19%,背膘厚下降23%。
而要想彻底代谢清除体内克伦特罗则需要3天左右。
奈何讲究效率的工业生产没有时间等猪猪代谢,因此造成屠宰以后还有大量克伦特罗残留在动物的体内。
特别集中在眼睛、毛发、肝脏、肌肉、脂肪等部位,残留浓度依次递减。
其次,克伦特罗结构相对稳定,即使经过高温烹煮依旧顽固残留,由于眼睛、毛发很少有人吃,动物肝脏、动物肉就成为了瘦肉精集中地。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在伦敦奥运会前夕就曾向运动员发出警告“不要食用过多受污染的肉类,尤其是动物肝脏的摄入,以免体内检测出克伦特罗而遭受处罚。”
2013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实验室又公布了更加严苛的检测技术标准。
将克伦特罗的尿液检出限额由2ng/ml提高至0.2ng/ml,经过苛刻的数值调整,被克伦特罗污染的肉类对于运动员来说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
我们前面说过,瘦肉精克伦特罗的偷用范围广泛分布在猪牛羊鹅等养殖动物中,其中猪肉的偷用率最高,外加我国又是吃猪大户,猪肉在日常三餐的普及率极高。
从过往的新闻报道来看,运动员外出吃个肉包、火腿肠、烧烤、小炒就能被检测出克伦特罗阳性而受到禁赛处罚。
以至于曾经有一段时间,运动员谈猪变色,将猪肉视作饮食禁忌。
对于克伦特罗的肆意猖獗,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于2013年—2018年发布多项有关肉食品、营养品、药品安全使用及特定物质风险防控的通知共7项。
其中《关于加强肉类食品克伦特罗风险防控的通知》规定了:体育赛事主办单位应当明确要求组委会或赛事接待方,向运动员提供不含克伦特罗的肉类食品,必要时要求出具兴奋剂检测报告。
而运动员呢,应在运动队食堂或组委会指定用餐地点就餐,不私自外出就餐或点外卖,不食用动物内脏和外来的肉类食品,以此杜绝运动员摄入食源性兴奋剂。
食源性兴奋剂之中,像克伦特罗这样人为故意添加而残留在食物中的属于外源摄入。
另一种内源摄入则是食物天生存在的。
比如莲子、莲子心、释迦果内含有去甲乌药碱,花椒、胡椒、桂皮、香叶、八角、陈皮、丁香、草果等四十多种常见香料,也都含有胡椒碱、甲乌药碱、丁香酚等令神经兴奋的物质,这意味着运动员也不能吃卤味了。
除了要规避食源性兴奋剂,运动员还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项目遵循一套严格的饮食制度,对于运动员来说,吃饭也是一种训练,饮食和日常训练同等重要。
国家队会配备专业的营养师对运动员进行营养指导,利用气体代谢设备和心率表量化运动员的基础代谢数据与日常训练消耗。
在此基础上,营养师科学合理地制定出运动员的食谱,在训练强度很大的情况下,运动员每天需要吃近二十种食物。
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是运动员们的首选,除了牛肉和海鲜,蛋类、奶类和豆制品等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饮食直接决定运动员的体重,而体重的控制也是训练内容之一。
像是举重、跆拳道、摔跤等项目是按照体重分级比赛;跳水、乒乓球、体操等对速度、弹跳、灵敏要求很高的项目,轻盈的身体和体态更有运动优势。
同时,不同项目也会有特殊的营养需求。
长距离田径运动员尤其是女运动员容易缺乏铁,饮食中会注意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等红肉、动物血制品。
射箭项目对运动员的视力、注意力、神经和肌肉控制能力要求非常严格,运动员会适当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如蛋黄、鱼肝油、胡萝卜等,还会增加一些鱼类、牛奶和坚果,帮助运动员缓解神经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当然,无论是否为运动员,身体始终是革命的本钱。
运动员的饮食对普通人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多吃原生态食物,少吃重加工食品,低油脂低糖分,多摄入优质蛋白与果蔬是现代人健康饮食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