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放钓手记

专家解读:雄激素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 2025-01-28 15:16

专家解读:雄激素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影响

王大爷今年62岁,年轻的时候他就喜欢吸烟和喝酒,现在年纪大,儿女怎么说都不听,甚至还偷偷跑出去吸烟。

最近王大爷明显的感觉自己的身体很不舒服,走路的时候时不时发觉自己的骨头很痛,还没有力气。

这天,王大爷的腿不小心碰了一下沙发,结果就动弹不了,到医院检查之后,竟然骨折了。

王大爷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只是轻微的碰了一下就骨折了,自己的腿怎么可能这么脆弱?

医生回答:王大爷体内的雄性激素含量过少,骨质疏松,就特别容易出现骨折。

雄性激素过少也会导致骨折?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联系?

雄性激素对男性竟然这么重要

雄性激素主要是由男性睾丸合成的内分泌激素,对维持性欲和生殖功能都非常的重要。

它在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就开始发挥作用,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这个激素比较关键,它可以引导男性生殖器官进行分化与发育,使得胚胎朝着男性的生理特征方向发展。

一旦进入青春期,男性的雄性激素就会大量的分泌,它就像一把钥匙一样,打开男性第二性征发育的大门,可以促使睾丸变大,阴茎变长变粗。

同时刺激阴毛、腋毛、胡须的生长,使男性的嗓音低沉,喉结突出,这些都是男性比较明显的生理变化。

在这其中,睾丸是一大工程,他是精子生成的重要器官,雄性激素是维持这一器官正常运转的关键。

睾酮直接作用于生精细胞,为了精子生成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支持,保障精子可以正常的进行发育成熟。

雄性激素在同样关键的条件下,一旦缺乏,就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导致男性出现不育症。

而且,雄性激素对男性的性欲勃起功能以及性高潮的过程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增强神经传导,激发性欲。

同时雄性激素还参与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的松弛过程,促进血液流入其中,实现和维持勃起。

雄性激素水平下降,就会导致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影响性生活质量。

雄性激素还参与能量代谢的调节,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基础代谢率,增强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特别是腹部的脂肪。

雄性激素含量低,竟有这些原因

60岁以后,男性雄性激素的水平就会更加的不足。

我们国家某医院对100名60岁以上因为泌尿系统疾病住院的男性患者进行检测,发现70%的患者雄性激素水平都会低于正常的参考范围。

那么为什么60岁以上男性的雄性激素水平就会越来越低呢?

睾丸功能出现衰退是原因之一,睾丸是雄性激素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场所。

60岁以后睾丸内的间质细胞数量会减少,功能也会衰退,这些间质细胞就像生产雄性激素的工厂,随着年龄的增长,工厂的生产效率会大幅度的降低。

而且有研究发现,跟年轻男性相比,60岁以上男性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的能力下降大概50%。

同时细胞内参与雄性激素合成的关键酶活性降低,导致雄性激素分泌量不断的减少。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睾丸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体积逐渐减小,重量减轻。

睾丸内的曲细精管出现萎缩,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雄性激素的含量自然就会下降。

下丘脑或者垂体出现了调节失衡也是原因之一,下丘脑 - 垂体 - 睾丸轴是调节雄激素分泌的重要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这一过程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分泌的这个激素,可以用来刺激我们的垂体部分。

刺激垂体后,会分泌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这里面的促黄体生成素有重大作用,可以作用到睾丸间质细胞,从而促进睾酮的分泌。

一旦睾酮分泌正常,就会抑制下丘脑以及垂体,让这两个部分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从而维持激素的相对平衡。

60岁以后,这种反馈调节机制变得不灵敏,就像一个自动调节的机器,零件老化的厉害,没有办法准确的感知和调节激素水平。

尽管雄激素水平降低,下丘脑和垂体也可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导致促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 - 垂体 - 睾丸轴的激素分泌节律也发生变化。

正常情况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雄激素的分泌呈现昼夜节律波动。

60岁后,这种节律逐渐紊乱,激素分泌不再规律,进一步影响雄激素的稳定分泌。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一些慢性疾病也是其中的原因,60岁后的男性一大部分人会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的吸烟和喝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以及酒精对身体有害,他们都会损害睾丸间质细胞抑制雄性激素的合成。

其实,不经常运动也会导致雄性激素水平降低,因为缺乏运动会减少身体的肌肉量

为什么肌肉这么重要呢?

肌肉组织可以通过一些机制促进雄性激素生成,所以说肌肉量减少会使雄性激素的生成环境变差,导致雄性激素水平下降。

而且60岁以上男性很容易患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对糖尿病引发的高血糖环境,会在一定程度损害睾丸血管和神经,影响睾丸的血液供应和神经调节,干扰雄性激素的合成 。

而心血管疾病导致血管更加的狭窄,同时会使得睾丸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也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

医生:60岁后缺少雄性激素,或引2病

医生表示:60岁之后缺少雄性激素,可能会引起以下两种疾病。

骨质疏松症

雄性激素对骨骼的健康影响非常的重要,一方面,它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

成骨细胞是什么呢?

它就像骨骼的建造者,可以合成分泌体内的骨基质,从而构建和强化我们的骨骼结构。

另一方面,雄性激素还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破骨细胞就像是骨骼的破坏者,它负责吸收和分解我们体内旧的骨组织

正常情况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是保持相对平衡的,以此来维持骨骼的新陈代谢

那么60岁以后的男性,如果雄性激素缺乏较多,成骨细胞活性就会降低,相反的话,破骨细胞会相对活跃,这样是有害处的。

打破平衡之后,骨吸收会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的丢失,骨骼变得更加脆弱。

就像被蚂蚁蛀蚀的树木,一旦有轻微‍的外力作用,就会发生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心血管疾病

雄性激素帮助我们调节血脂代谢,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男性一旦年龄超过60岁且雄性激素还比较缺乏,那么调节作用就会减弱。

血脂容易出现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升高,在血管壁内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一般来说,正常的雄性激素水平对我们血管内皮保护有保护作用,它可以维持血管的正常舒张和收缩功能。

但是雄激素减少的时候,血管内皮功能就会受损,血管弹性下降,血管血压调节能力变差。

这时很容易出现‮高血压这类的心血管问题,还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异常影响心脏和其他器官的血液供应。

结语:

60岁以后,男性身体的雄性激素会不断的减少,所以在此之前,我们应该用有效的方法来补充体内的雄性激素,避免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可以从生活方式、饮食等多方面入手。

规律作息,长期熬夜会干扰,我们内分泌导致激素分泌紊乱,所以每天应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高质量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

饮食调理,每天3餐都要保证充足蛋白质的摄入,像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他们其中富含的优质蛋白是合成雄性激素的原料。

适量的服用像坚果这类富含锌的食物可以有效地促进雄性激素分泌,还有海参或者泥鳅这类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可以提高雄性激素的水平。

运动锻炼不可少,坚持有效的运动,特别是一些有力量的训练,像深蹲和俯卧撑,对于男性来说做这些运动,可以刺激肌肉的生长,这个过程中会促进身体分泌更多的雄性激素。

参考资料:

梁医生科普 《雄性激素到底有多重要?医生告诉你:60岁后缺少雄激素,或引2病》

蕊说趣聊 《男性雄激素越旺盛越好吗?内科主任:60岁后,或将面临四大问题》

中医养生解说 《雄性激素对男性有多重要?医生直言:50岁后易缺乏,教你4招补充》

退休也养生 《男性雄激素越旺盛越好吗?内科主任:60岁后,或将面临二大问题!》